不動產詐騙最新手法:「地面師」!一文瞭解最新型的不動產詐騙案!
- 郭力菁
- 5月1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去年在日本紅極一時的影集「地面師」,最近在台灣也開始火紅起來,主要的內容講述的就是不動產的詐騙。而隨著台灣的房地產價值高漲,已經有相關的詐騙案件出現。而其主要的運行架構不外乎以「組織犯罪」為核心,結合專業分工與跨領域共犯,利用不動產交易與法律漏洞進行系統性詐騙。具體特徵如下:
核心成員與分工
犯罪集團由主導者策劃,吸收不動產專業人士(如地政士、仲介)參與,負責偽造身分證明、所有權狀等文件,並設計複雜的交易流程。部分成員專門鎖定目標,例如無房貸的自售房屋、久未繼承的房產,或獨居長者等弱勢族群。
跨領域共犯網絡
集團常結合里長、戶政人員、律師、警察甚至公務員等內外勾結,協助盜取個資、偽造遺囑或篡改官方文件。例如利用里長掌握孤獨死者資訊,或透過戶政員變更繼承登記。
詐騙手法與流程
初期以支付頭期款取得屋主信任,後於過戶時向銀行申貸或民間抵押,最終讓屋主失去房產卻背負債務。針對未繼承房產,則偽造遺囑或假遺贈文件,結合地政事務所公告的未辦繼承清冊進行非法變現。
鑽法律與制度漏洞
利用不動產交易流程的疏漏(如地籍異動通報機制不足),或繼承法中無聲遺產的處理漏洞,完成詐欺行為。此架構呈現高度專業化與跨領域合作特性,需多方協力才能有效防範。
由於大多數民眾都不是專業人士,對於地產的交易流程、法規的登記等,都必須要透過專業人士才能完,若遇到不良的人,可能就會落入詐騙的陷阱。因此,如何有效辨識並避免地面師詐騙,可從以下關鍵措施著手:
確認賣方身份與產權真實性
向地政事務所或不動產仲介業者查詢房屋所有權登記資料,核實賣方是否為合法屋主,避免被假冒身分者欺騙 。若交易物件為繼承房產,需進一步查驗遺囑、繼承順位文件,並確認是否涉及未辦繼承公告清冊,以防偽造文件詐騙 。
審慎處理交易流程與文件
避免急於簽訂買賣合約,務必逐條審閱內容,尤其注意付款條件、過戶時程與違約責任,必要時諮詢專業律師或地政士 。檢查所有文件(如身分證、印鑑證明、所有權狀)是否一致,並透過實地勘查確認房屋現況與權狀描述相符 。
選擇可靠仲介與專業協助
委託有信譽的不動產仲介公司,並透過內政部「不動產服務業資訊系統」查詢其營業狀況與評價 。涉及複雜交易(如老舊房產、久未繼承者)時,建議同步諮詢地政士或律師,降低法律風險 。
提高警覺,避免誘導式陷阱
警惕低於市價的物件或急售誘因,地面師常以此吸引買方,再以「頭期款過戶」手法讓買方陷入債務風險 。若賣方拒絕提供產權證明或催促快速成交,應提高戒心,並暫緩交易 。
主動查核與防範機制
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報,雖無法完全阻絕詐騙,但可即時掌握房產異動資訊 。定期確認自身房產狀態,尤其是獨居長者或無人居住的房產,避免被冒名出售 。
總結而言,地面師詐騙仰賴資訊不對稱與法律漏洞,民眾需透過「多方查證」、「專業協助」與「交易謹慎」三步驟自保,才能降低受害風險 。若你有相關的問題正在處理,不妨加line進一步諮詢。
Comments